9月10日,君实生物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产品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用于鼻咽癌的治疗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FDA”)突破性疗法认定(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特瑞普利单抗成为首个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的国产抗PD-1单抗,这是继2020年5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鼻咽癌获得FDA孤儿药认定后又一重要注册进展。
很多觅友都有这样的问题,去医院体检,胸部CT显示有肺结节,是肺癌吗?要不要手术?需要注意什么?
对于HBV相关的HCC患者,HBV再激活及其随后的发病率被认为是影响总生存率的不良预后因素,既往研究HBV相关HCC化疗患者HBV再激活的发生率为4%~67%,死亡率高达18%。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免疫治疗是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的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然而,ICIs是否会有乙型肝炎病毒(HBV)重新激活的风险以及核苷类似物(NUCs)预防的必要性仍不清楚。作为乙肝大国,我国肝癌患者中很大部分都合并肝炎,对于这类患者来说,能否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了一大难题。
近日,溶瘤病毒凭借Science子刊的一篇研究报道刷爆科研圈。以两大“奇点”引起全球热议。一技术创新,通过溶瘤病毒的感染细胞能力为肿瘤细胞携带上特异靶标CD19,再利用靶向CD19的CART细胞产品治疗,打破了CART对于特异抗体缺乏的实体肿瘤的治疗突破。二疗效之高,在临床前研究中,通过溶瘤病毒联合CAR-T细胞治疗的实体肿瘤小鼠中,60%个体肿瘤实现了完全消退。此外,免疫系统建立了对肿瘤的记忆反应,具有一次治愈,终身免疫的潜力。技术突破成就新的治疗方向,切实为癌症治疗领域输注了新的希望!
近十年,肿瘤治疗迈入了超速发展的阶段,除了众多的靶向药物纷纷上市,在全球范围内,各种治疗癌症的黑科技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给肿瘤治疗带来的变革,曾经被视为天方夜谈的抗癌理论照进现实,曾经被视为不治之症的肿瘤,也在朝着慢性病方向转变。
提到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最高的靶向药物,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被称为“钻石”靶点ALK的靶向药物。事实上,除了ALK,还有一个靶点的靶向药物整体有效率高、安全性良好,同样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在这样一个人人担心“肥胖”的时代,瘦下来是每个普通人“梦寐已久”的心愿。
多数病友都会出现或轻或重的贫血现象,贫血严重影响着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什么会出现贫血现象呢?面对贫血后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补血食物呢?耐心读完本文干货,相信对你有帮助。
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一到,正是“秋令”的特征。虽然还有暑热,但是渐渐干燥的天气,和逐渐拉大的昼夜温差都在提醒着我们秋天已然登场。入秋之后天气转凉,气候多变,节气的变化所对应的饮食也会有变化。
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和誉医药申报的1类新药mavorixafor(X4P-001)在中国获批一项临床默示许可,适应症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avorixafor是X4 Pharmaceutics开发的一款“first-in-class”口服CXCR4拮抗剂,已被美国FDA授予孤儿药资格、突破性疗法认定。2019年,和誉医药与X4 Pharmaceutics就mavorixafor在大中华区的开发与商业化达成独家合作协议。
2019年全球药物销售额Top100品种中,适应症为多发性骨髓瘤的品种共有4个,分别是来那度胺(近94亿美元)、Daratumumab(近30亿美元)、泊马度胺(近22亿美元)、硼替佐米(近19亿美元);上述4个品种占据了多发性骨髓瘤市场的绝大份额,且靶点、药物类别、治疗手段已初步稳定;在此背景下,XPO1抑制剂成功完成了靶点和品种的验证,并以全新作用机制攻入多发性骨髓瘤市场,受关注度较高;且有国内新创公司德琪医药大举获得相关品种的大中华地区开发权,该靶点及其抑制剂的未来前景,便更加值得细细品味!
9 月 9 日,CDE 官网公示,拟将药明巨诺 CAR-T 疗法产品「瑞基仑赛注射液」(JWCAR029)上市申请纳入优先审评。同时突破性疗法栏目更新,拟将其第二个适应症列入突破性疗法认证,推测该适应症为原发耐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该药于 6 月 30 日提交上市申请,是国内第 2 个递交上市申请的 CAR-T 疗法。
9月9日,双鹭药业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关于“替莫唑胺胶囊”(20mg)《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公司替莫唑胺胶囊(20mg)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9 月 9 日,人工智能(AI)药物研发公司 Exscientia 与华东医药共同宣布,双方已建立合作开发伙伴关系,加速发现肿瘤领域小分子药物突破性的创新疗。 双方合作的首个项目是针对 DNA 损伤应答基因转录控制的药物开发,治疗 DNA 损伤修复缺陷的高突变频率的患者,如卵巢癌和乳腺癌患者等。
9月7日,葆元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简称“葆元医药”),一家专注于服务全球市场肿瘤领域未满足临床需求的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通过其子公司安赫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第一三共株式会社 (简称“第一三共”)签订了引进两个临床阶段肿瘤领域候选创新药物的许可协议。这两个创新药物的第一三共代码分别为DS-1001和DS-1205, 葆元医药代码分别为AB-218和AB-329。根据许可协议,第一三共可收到的预付款,开发,注册和商业化的里程碑付款,以及产品上市后销售净额的特许权使用费。
今日,总部位于香港的ACT Genomics公司(下称ACTG公司)宣布完成最新一轮股权融资,具体数额没有公布,Aflac Ventures LLC 和 Kyoto University Innovation Capital为本轮领投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