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癌(BTCs)是一种发生于胆道不同解剖部位的相对罕见的恶性肿瘤,包括肝内胆管癌(iCCA)、肝外胆管癌(eCCA)、胆囊癌(GBC)和壶腹癌(AVC)。近年来,随着FGFR抑制剂Pemigatinib的获批,胆道肿瘤的靶向治疗也成为了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除了大热的FGFR靶点外,还有一些新兴靶点逐渐占领胆道肿瘤!那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PARP抑制剂,看它如何在胆道肿瘤靶向治疗领域杀出一条“血路”。
BRAF基因,是人类癌症中最重要也最常见的原癌基因之一,在所有癌症中的突变比例达到7-9%,成为众多癌症类型的治疗靶标,以BRAFV600E/K最为常见。据统计,BRAF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发生率约为10%,在肺癌中的发生率约为3-5%,而在黑色素瘤中突变率可高达20%以上。目前在三大癌种的检测地位较高,是晚期肺腺癌患者初治必测的四大靶标之一,也是晚期结直肠癌的二线应用靶标,更是各期黑色素瘤的必检基因。而对于该靶点的治疗药物进展,多年来也在不断递进,历经三大阶梯,从初始单一的BRAF抑制剂维莫非尼、达拉菲尼用药,到之后的BRAF抑制剂联合MEK抑制剂的双联方案如维莫非尼+考比替尼、达拉菲尼+曲美替尼,有效率不断提升,但是相对于其他靶点的疗效特别是长期疗效指标相比,仍有待提升。进入免疫时代后,衍生出了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PD1/PDL1的靶免三药联合方案,在BRAF药物研发的全球主要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关联或能揭示癌症躲避宿主机体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如果我们将癌症比喻为一系列拼图的话,本文研究或许就能将这些拼图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图像景观。其中一个主要部分就是免疫系统,以及为何特定免疫细胞会停止发挥作用的问题,而另一部分主要涉及免疫细胞中的组蛋白是如何被改变的,而第三部分则是细胞的新陈代谢如何加工处理氨基酸。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肿瘤细胞通过大量摄取关键氨基酸来剥夺免疫细胞的免疫力,从而阻止它们抵抗癌症。 北京时间2020年9月2日晚23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美国密西根大学免疫学教授以及密西根大学罗格尔癌症中心免疫学和免疫疗法卓越中心主任邹伟平教授及其合作者的文章:“Cancer SLC43A2 alters T cell methionine metabolism and histonemethylation”,该研究详细阐述了癌症SLC43A2改变T细胞蛋氨酸代谢和组蛋白甲基化。
约3%-4%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携带有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MET扩增则发生在1%-6%的NSCLC患者中。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MET受体选择性抑制剂的两篇积极临床结果。在两项2期试验中,近半数伴有特定MET通路异常的晚期NSCLC患者通过tepotinib或capmatinib治疗都获得了持久的缓解。
礼来(Eli Lilly)近日宣布,精准肿瘤学药物Retevmo(selpercatinib,40mg和80mg胶囊)注册I/II期临床研究LIBRETTO-001的结果已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结果分为2篇文章发表,重点关注RET基因(转染期间重排基因)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队列和RET基因改变的甲状腺癌患者队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Retevmo治疗在这2个患者群体中产生了持久的客观缓解。(详见:(1)Efficacy of Selpercatinib in RET Fusion–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2)Efficacy of Selpercatinib in RET-Altered Thyroid Cancers。
基石药业合作伙伴Blueprint Medicines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精准肿瘤学药物——RET激酶抑制剂Gavreto(pralsetinib),用于治疗经FDA批准的检测方法证实为RET融合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在同一天,FDA还受理了Gavreto治疗RET突变甲状腺髓样癌(MTC)和RET融合阳性甲状腺癌的新药申请(NDA),将通过实时肿瘤学审查(RTOR)试点项目进行审查。FDA已授予该NDA优先审查,处方药用户收费法(PDUFA)目标日期为2021年2月28日。 值得一提的是,Gavreto是唯一一个每日口服一次的RET靶向疗法,在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中显示出
5日,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s)公司旗下Kite公司宣布,已向美国FDA提交了CAR-T细胞疗法Yescarta(axicabtagene ciloleucel)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和边缘区淋巴瘤患者,他们已经接受过两次以上的全身性疗法。Yescarta此前曾被FDA授予这些适应症的突破性疗法认定。新闻稿指出,如果获批,Yescarta将成为首个获批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2020年9月4日,美国FDA批准BlueprintMedicines的口服RET抑制剂Pralsetinib(BLU-667,普拉替尼,商品名Gavreto)上市,用于治疗晚期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
在基因检测和药物研发双股医药技术力量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靶点”被人类发掘并研发出有效药物应用到临床,造福肿瘤患者。而这其中,以FGFR为靶点的药物研发就获得了显著成果。2019年尿路上皮癌获批了首款FGFR2/3抑制剂erdafitinib,为UC肿瘤患者带来首款靶向治疗。2020年胆管癌获批了首款FGFR2融合抑制剂pemgatinib,为治疗手法极其有限的胆管癌患者带来首款靶向药和新的治疗模式。也一度引发了全球在FGFR领域的药物研发热潮。国内新药研究也频发兴起。近期,找药宝典帮助两位FGFR基因异常的尿路上皮癌患者和胆管癌患者成功入组临床研究,为患者朋友带来靶向治疗希望。一起了解一下FGFR靶点治疗。
在肿瘤治疗的一系列药物类型中,蒽环类化疗药物因其外观呈现红棕色而被患者朋友们简称为“红药水”。这种抗生素类的抗肿瘤药物,产品众多,代表药物包括多柔比星(阿霉素)、表柔比星、吡柔比星。而其可应用的癌种类型也相当庞大,在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和肺癌等多癌种中都有临床有效方案。然而,很多患者朋友不清楚的是,“红药水”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隐藏着一个非常“危险”的不良反应——心脏毒性。这是其他化疗药物中少见而蒽环类独具的一种毒副反应。
昨日,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报道了替泊替尼(Tepotinib)在MET14跳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这款上半年已经在日本获批上市的MET靶向药再次得到业界认可,登顶全球顶尖杂志。实力强劲!而这样一款国外上市药物目前在国内正式启动临床研究,招募MET14突变患者免费用药治疗,合适的患者抓住机遇文末入群报名。福利之余,为医患朋友整理带来替泊替尼在MET蛋白过表达、MET扩增、MET跳读、MET融合等多维MET异常患者的抗癌疗效展示。MET靶点虽小,但是可以服务于MET基因、EGFR基因、ALK基因三大类人群。了解MET,造福更多患者!
“肥宅”一词,相信让不少胖友们找到了组织,毕竟人一抱团就会有一种安全感,而且肥宅快乐水又那么好喝,何必为了身材这种小事而给自己徒增烦恼呢?但如果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呢?甚至为了后代的健康呢?你还能轻松的说一句:“肥宅过一生,胖胖更快乐”吗?
9月3日,康宁杰瑞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化PD-L1/CTLA-4 双特异性抗体KN046获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胸腺上皮肿瘤。这是康宁杰瑞继今年年初皮下注射PD-L1单域抗体KN035获美国FDA授予胆道癌孤儿药资格之后获得的第二个孤儿药资格认证。
9月2日,来自美国希望之城的科学家团队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报道了一项联合CAR-T和溶瘤病毒疗法成功靶向和根除实体瘤的突破进展[1]。
过去二十年间,肿瘤靶向驱动基因的发现使NSCLC的治疗策略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针对EGFR突变和ALK重排的靶向治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比化疗大幅改善患者的生存期、耐受性和生活质量。迄今为止,成功“出道”的EGFR-TKI包括一代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二代阿法替尼和达克替尼,以及三代奥希替尼和阿美替尼;ALK抑制剂则有一代克唑替尼、二代阿来替尼、塞瑞替尼、布格替尼以及三代劳拉替尼。(注:布格替尼和劳拉替尼在国内尚未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