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虽然是良性,但是由于肿瘤不同的生长部位,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仍然伴随难以预料的并发症和神经功能损害,因此对于神经外科医生来说一种挑战性的手术。
在现代社会,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环境污染恶化和生活习惯改变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全世界范围内的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值得注意的是,代谢改变是癌症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可以支持癌细胞的功能,比如在各种应激状态下的快速增殖和存活。
胰腺导管腺癌(PDAC)使用一种正常细胞很少使用的独特的代谢途径来获取和产生生存所需的营养,该途径依赖于鸟氨酸转氨酶(OAT),这为开发专门针对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新疗法提供了新靶点,而且副作用更低。
近期,关于“癌中之王”胰腺癌的讨论再度火热。胰腺癌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早期诊断率低,约60%的患者在发现时已出现转移。尤其是转移性胰腺癌,5年生存率不足10%,治疗难度大,在各癌种中预后差。
癌症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人口的老龄化等因素,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癌症作为主要死因的情况日益突出。
通过单细胞测序联合空间转录组技术,阐明了新辅助化疗重塑直肠癌肿瘤微环境的过程,创新性地提出了成纤维细胞与新辅助化疗免疫应答的关系及机制,为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机制研究及转化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思路,为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肿瘤新辅助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胰腺疾病诊疗中心专家张俊曾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胰腺藏于后腹膜,且胰腺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二是由于胰腺癌的自然病程非常快。也就是说,早期发现胰腺癌的窗口期非常短。
确诊时还是局部晚期,但因为不想接受化疗而拒绝了术后的辅助治疗;再次复发时已经是多发转移,几种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例如EGFR、ALK、ROS1等等)又都是阴性,无缘各类疗效较好的靶向治疗药物……
十年前,对于大部分晚期癌症患者来说,一旦医生告诉你临床方案已经用尽,回家调养吧,就等于被判了“死刑”,生命就进入了倒计时,通常是3~6个月,一般不会超过一年。
2名多种治疗失败,复发,迅速进展的晚期肝癌患者,接受新型的免疫疗法后肿瘤完全缓解!更值得振奋的是,近期2名患者回到上海肿瘤中心复查证实,肿瘤已持续完全缓解长达7年和8年!这意味着,中国成功研发的针对实体瘤CAR-T疗法,让2名晚期肝癌患者达到了临床“治愈”!
EGFR基因的T790M不仅仅导致靶向药耐药,还影响了肺癌的发生,遗传该基因位点突变有罹患肺癌风险!
肝脏是人体较大的脏器,位于腹部右上方,膈膜下方,胃的上方。肝脏的功能非常多样,它不仅能够过滤从肠道来的血液,还能够解毒化学物质和代谢药物。此外,肝脏还制造胆汁,这不仅有助于食物吸收的消化过程,还有助于细胞膜的强化、维生素D和类固醇激素的产生。另外,肝脏还能通过制造抗氧化酶来对抗体内自由基的表达,从而抑制氧化应激的产生。
10月11日,第29轮长征疑难肿瘤分子肿瘤专家委员会(MolecularTumorboard,MTB)在长征医院如期举行。MTB是一种多学科协作的模式,整合多样化的患者信息,从分子层面讨论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问题。长征医院MTB会议由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肿瘤科臧远胜主任团队领衔发起,以研讨疑难肿瘤患者最佳治疗方案为特色,以提高疑难肿瘤患者治疗远期效果、为患者赢得生存获益为目标。本次MTB讨论的2个病例分别由临床专家焦晓栋教授、柳珂教授带来,同时参与本次讨论的有分子生物学专家王晶博士、高宁博士以及众多肿瘤科临床医生。
在血浆与脑细胞、脑脊液之间有一道被称为“血脑屏障”的保护屏障。正常情况下血脑屏障可以防止脑外的有害物质进入脑内、保护脑不受各类损伤;但一旦癌细胞通过各种方式转移至脑内,血脑屏障就会成为药物入脑并杀死癌细胞的阻碍。部分药物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无法用于脑转移病灶的治疗。
尽管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但是肺癌导致女性死亡的人数是超越乳腺癌的恶性肿瘤。近来有一篇综述介绍女性肺癌病人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可能影响治疗、药物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信息,癌度为大家做一下解读和分析,希望对女性肺癌病友有所参考。
确诊晚期肿瘤后,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小部分有治愈机会的晚期患者,要尽可能争取治愈的机会;大多数没有治愈机会的患者,争取使用标准、简洁和权威的治疗方案,让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