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ature Reviews Cancer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Metastases arrive at other organs via bone"的研究亮点文章。这项研究支持骨转移可能导致其他器官转移的假设。继发转移的时机是未来研究的另一个途径,因为无论这种情况发生在骨骼病变出现症状之前还是之后,都会影响任何旨在防止继发转移的潜在治疗的时机。
近日,由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北京肿瘤学会主办,勃林格殷格翰协办的“2021肺癌MDT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肿瘤科、呼吸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中医科等多科室的近二十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共同探讨我国肿瘤的规范化治疗以及肺癌MDT多学科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并结合各自临床实践体会展开思维碰撞,分享成功实践经验,携手推进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事业的进步。
中国苏州、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2021年5月20日 — 亘喜生物科技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GRCL;简称“亘喜生物”)一家致力于开发高效、经济的细胞疗法用于癌症治疗的全球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近日宣布将在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及2021年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大会期间发表关于GC012F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一项多中心、首次人体试验的最新临
5月24日,CDE官网显示,百济神州first-in-class HPK1抑制剂BGB-15025胶囊临床申请正式获得NMPA受理,用于治疗实体瘤。这也是百济神州“真正意义上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具备首创新药(first-in-class)潜力的候选药物”。今年3月10日在国外进行的I期临床研究中,首例受试者已接受BGB-15025治疗。
5 月 21 日,FDA发布公告,加速批准强生 Rybrevant(amivantamab-vmjw)用于铂类化疗后进展的 EGFR 外显子 20 插入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是该突变类型首个获批的治疗药物,同时获批的还有其辅助诊断剂 Guardant360 CDx(Guardant Health Inc.)。
T细胞通过T细胞受体(TCR)对癌症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在抗癌免疫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旨在操纵或模拟T细胞反应的方法(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已成为抗癌治疗的一个重要焦点。然而,与这些治疗相关的局限性(包括致命的不良反应和某些情况下的抵抗性产生),以及自体CAR-T细胞所需的复杂和昂贵的个性化生产过程,促使人们继续研究刺激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反应的其他方法。
强生(JNJ)旗下杨森制药近日公布了靶向抗癌药Imbruvica(中文商品名:亿珂?,通用名:ibrutinib,伊布替尼)作为单药疗法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3期RESONATE-2 (PCYC-1115/1116)研究疗效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长达7年的随访结果,这是迄今为止最长的BTK抑制剂3期随访数据,加强了Imbruvica在治疗CLL方面的长期生存益处和已确认的安全性。
在美国,大约30%的ER+乳腺癌患者会对内分泌疗法产生耐药性,而且会导致每年4万名患者的死亡;临床前研究揭示了在内分泌疗法耐受性发生过程中名为HER2的生长因子受体会发生激活;然而,在ER+/HER2-患者中进行了泛HER抑制剂临床试验却让研究人员大失所望,这或许是因为缺乏相应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所致。
肿瘤靶向疗法有两大难题:脱靶毒性和实体瘤穿透。例如抗体通常是静脉内递送,并且需要多次重复给药才能获得足够的水平,从而在肿瘤中发挥作用,而健康组织如果暴露在相似的药物水平中则可能会发生药物副作用。
清华大学陈晓媛研究员团队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杂志(IF=64.797)上发表了一篇题为《Characteristics of expedited programmes for cancer drug approval in China》的文章,对中国2016-2020年批准的肿瘤药物进行了汇总分析,着重讨论了中国药政改革中实施的一系列加速审评政策对肿瘤药物审评历程的影响。
拜耳(Bayer)近日公布了4项分析的新数据,证实了精准肿瘤学药物Vitrakvi(larotrectinib)的长期临床特征,包括:Vitrakvi在所有年龄段(范围:0.1-84岁)和多种肿瘤类型的TRK融合癌患者中具有快速、高度持久的缓解和良好的耐受性。这些分析包括在非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实体瘤、原发性CNS肿瘤、携带NTRK基因融合肺癌中的最新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近日批准强生(JNJ)EGFR-MET双特异性抗体Rybrevant(amivantamab-vmjw),用于治疗在接受含铂化疗失败后病情进展、EGFR基因外显子20插入突变阳性(EGFRex20ins+)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mNSCLC)成人患者。Rybrevant通过优先审查程序获得批准,之前还获得了突破性药物资格(BTD)。
武田制药(Takeda)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受理抗病毒药物maribavir(TAK-620)的新药申请(NDA)并授予了优先审查,该药用于实体器官移植(SOT)或造血细胞移植(HCT)受者,治疗难治性、有或无耐药性(R/R)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如果获得批准,maribavir将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用于移植受者治疗移植后R/R CMV感染的药物。
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抗PD-1疗法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用于辅助治疗接受新辅助放化疗(CRT)和切除术后有残留病理疾病的食管或胃食管连接部(GEJ)癌成人患者。该适应症通过优先审查程序获得批准。 值得一提的是,Opdivo是
武田制药(Takeda)近日公布了口服靶向抗癌药mobocertinib(TAK-788)治疗肺癌1/2期临床试验(NCT02716116)的最新数据。结果显示,在先前接受过含铂化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阳性(EGFRex20ins+)、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mNSCLC)成人患者中,经过一年多(中位数:14.2个月)的随访,mobocertinib继续显示出有临床意义的治疗益处,中位总生存期(OS)为24个月,1年生存率达70%。
垂体是最重要最复杂的内分泌腺体之一,主要由五种激素细胞组成,包括生长激素细胞、催乳素细胞、促甲状腺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促性腺激素细胞,在生长发育、代谢调节、生殖以及应激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每种激素细胞都有可能异常增殖形成肿瘤,即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s,PitNETs),又称垂体腺瘤或垂体瘤,是第二大常见的颅内肿瘤,大约占颅内肿瘤的10%~16%。基因组学研究发现40~60%的生长激素瘤有GNAS基因突变,40~60%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有USP8突变,但60%垂体瘤未发现基因突变,病因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