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性腺瘤(混合瘤)是另外一种常见的腮腺肿瘤,发病更年轻化,男女比例接近。患者就诊后通过CT、MR或彩超结合专科检查并结合病史常可作出诊断,确定的诊断需要借助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来明确诊断。
脑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病变,它通常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生的良性病变。脑海绵状血管瘤由多个扩张的、异常形成的血管构成,这些血管呈海绵状排列,容易出血。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JITC)期刊发表了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瓦克斯纳医学中心Shang-Jui Wang课题组题为“Combination oncolytic virus, radiation therapy, and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treatment in anti-PD-1-refractory cancer”的研究,该研究采用体外小鼠、人类癌细胞系以及皮肤癌小鼠模型研究OV、RT和ICI三联疗法的疗效,结果表明该三联疗法能够有效抑制肿瘤进展并延长生存期。
NeoRAS现象是指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经全身化疗后,肿瘤RAS状态由突变型(MT)转为野生型(WT)。西妥昔单抗是一种抗EGFR抗体,对RAS WT型mCRC患者有效,但对RAS MT型mCRC患者无效。然而,其在NeoRAS WT mCRC患者中的疗效尚不明确。本文报告了2例经抗EGFR治疗后有临床反应的NeoRAS WT mCRC患者。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近期报道,一项新研究表明,化疗可能使癌症扩散并诱发更具攻击性的肿瘤。
室管膜瘤是什么病?室管膜瘤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胶质肿瘤,具有临床和生物学异质性,根据解剖定位分为幕上室管膜瘤、后颅窝室管膜瘤和脊髓室管膜瘤。脊髓室管膜瘤包括四种不同类型:脊髓室管膜瘤、脊髓室管膜瘤MYCN-放大的粘液乳头状室管膜瘤和室管膜瘤下。临床发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肿瘤的脊柱位置。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感觉和/或运动症状均可出现。
肿瘤细胞发生耐药是癌症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所使用的化疗药物均可诱导肿瘤细胞耐药,导致肿瘤复发、转移和患者的最终死亡。然而,迄今为止肿瘤耐药的真正机制仍不清楚。
近年来,随着肠道菌群和肿瘤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肠道菌群在抗肿瘤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建议将肠道菌群作为生物标记物和操纵靶点,以预测和提高不同癌症(如黑色素瘤、肾细胞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等)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但是,它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29年2月,国民党政府提出“废止中医案”,在当时的医学界引起非常大的轰动,大量的医学界人士纷纷抗议游说,最后终于迫使国民政府撤除取消旧医药的决定,并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每年的12月15日是“ 世界强化免疫日 ”,主要是为消灭脊髓灰质炎而设立的。目前脊髓灰质炎已基本被消灭或控制,但面对后疫情时代出现的肺炎、各类流感等问题,我们仍应该重视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性。
质子治疗是一种放射治疗,当质子束进入介质时,质子的速度会随着穿透深度的变化而不断减慢。能量转移到介质的速率(即“线性能量转移”或LET)相应地增加,直到所有的能量都丢失,质子几乎突然停止。对于一个广泛的质子束,这个过程导致的特征“布拉格曲线”,其中高剂量的点是布拉格峰。
颅咽管瘤是一种低级别的侵袭性颅内肿瘤,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的1.2%-4.6%。1-3尽管各种手术和放射治疗(RT)的组合导致了极好的生存率,4,5这些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脑肿瘤患者。颅咽管瘤发源于中线,较常位于大脑鞍上区,累及或取代视交叉、垂体和/或下丘脑慢性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和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常在52%-87%的患者诊断时出现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尤其重要。
遗传倾向性—脑膜瘤的遗传易感性在以下患者中表现得明显,NF2相关神经鞘瘤病(NF2)和其他形式的神经鞘瘤病。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EN1)患者患脑膜瘤的风险也增加,尽管与神经纤维瘤病相比发病率较低。
近日,在2023年EMSO-IO(ESMO免疫肿瘤学)大会开幕式上,创造TIL疗法的免疫学之父Steven A. Rosenberg教授被授予2023年ESMO免疫肿瘤学奖,以表彰他在有效免疫疗法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生长缓慢的、具有局部侵袭性及破坏性的恶性骨肿瘤。脊索瘤好发于颅底和脊柱等中轴骨骼,约30%原发于颅底。由于颅底脊索瘤具有解剖位置深在、侵袭范围广、周围神经血管复杂脆弱、对常规放疗欠敏感及易复发等特点,诊治需要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整形外科、放疗科、肿瘤科、病理科及影像科等多学科医生合作。但在临床实践中,相关学科医生对其认识尚存不足,诊疗亟待规范。
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癌症治疗方法,从内部选择性地破坏肿瘤细胞,对健康组织几乎没有损害。可用于头颈部肿瘤、黑色素瘤等癌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