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将FIT检测结果和NCPC评分结合组成的结直肠肿瘤风险分层模型被证实可以有效地分辨高危结直肠癌人群,从而有效提高结直肠癌筛查的效率。
晚期胰腺癌的一种新的选择是溶瘤病毒免疫疗法,它使用野生型或基因修饰的病毒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并促进针对肿瘤的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贝伐珠单抗作为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能够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加化疗药物敏感性。至今被证实与化疗、靶向、免疫等治疗手段联合用药,调整剂量均有出色抑制肿瘤效果!贝伐珠单抗本身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其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活性及抗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靶向治疗肝细胞癌(HCC)的新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多纳非尼以口头报告的形式亮相2022 CSCO学术年会,受到了广泛关注。口头报告分别基于两项临床研究数据(NCT04418401、NCT04605185 )。结果显示多纳非尼分别在HCC术后高危复发患者以及不可切除HCC(uHCC)患者中产生了令人鼓舞的反应和良好的安全性。
2022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于11月5-12日在北京召开。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10月,有21个抗肿瘤创新药首次在中国获批上市,涵盖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瘤等不同癌种。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针对21款获批上市的抗肿瘤药进行了梳理。
“弱化疗、双免疫、大联合,将成为肿瘤领域一线治疗的发展趋势。”11月6日,第25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2年CSCO学术年会免疫治疗综合专场上,多位与会专家提及,以PD-1/PD-L1抑制剂为核心的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免疫单药治疗。
中国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K药)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批准,推测适应症为用于经充分验证的检测评估肿瘤表达PD-L1(综合阳性评分(CPS)≥20)的早期高危TNBC患者的治疗。
玩手机是在帮助降低肿瘤复发恐惧。睡前适当刷手机并且看一些积极方面的内容可能对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
肿瘤微环境(TMEs)需要先天性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从而影响肿瘤的进展和免疫治疗。Caspase激活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肿瘤死亡,并促进抗肿瘤免疫。目前尚不清楚免疫细胞焦亡如何影响肿瘤微环境。
在高紫外线环境下,患CM的遗传易感性增加与MSS的改善有关。
开发基于p53的治疗方法已经进行了近三十年,尽管目前还没有基于p53的癌症药物获批,但是基于p53基因在人类癌症中的中心地位,如果取得成功,则有可能彻底改变癌症治疗。
T细胞在抗原的持续刺激下会逐渐丧失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同时伴随着多种抑制性受体的上调,增殖分化能力的下降,转录组和表观遗传组的重塑等,这种现象被称为T细胞耗竭。
该AI模型能够减少需要进行的辅助检查次数,减少额外组织采样,降低患者诊断所需总时间,能够加速诊断和后续治疗。
有氧运动可以重编程免疫系统,抑制胰腺癌肿瘤生长并增强抗肿瘤免疫力。该研究还揭示了运动产生的抗肿瘤和免疫激活作用对 IL-15 信号通路的依赖性。
软膏剂市场再掀起波澜,福元药业的地奈德乳膏、海南紫程众投生物|江西德成制药和河北新张药|河北亚东制药的利丙双卡因乳膏均以新分类报产获受理,今年以来已有9款产品(21个受理号)报产在审,而福元药业的产品数量最多。
根据AASLD会议期间两篇关于肝细胞癌的LBA报告显示,y90放射栓塞联合免疫疗法局部晚期患者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然而,对于治愈性肝切除术后肝癌复发高危患者,ICIs疗法的有效性有待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