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全球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在早检早诊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美国,高达5%的乳腺癌患者在初诊时即已发生转移,称为“原发性”转移。此外,高达30%的早期非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在诊断时将进展为远处转移性乳腺癌。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取决于转移受累的脏器。如,肺转移可能表现为咳嗽或呼吸急促;肝脏受累可能表现为腹痛、恶心或黄疸;骨转移可能表现为持续性背部或臀部疼痛。
重症肺癌的治疗需把握「PS 转分和升降级」策略,需强调「癌肺同治」,及时处理肺癌的各种并发症,尽可能避免疾病的急性加重,改善患者的 PS 评分,为接受各种抗肿瘤治疗创造条件,从而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肠癌的发生,与遗传、饮食、肥胖、肠道息肉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肠癌早期有大便习惯改变,腹胀,便血,贫血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2023年京城肿瘤春季论坛暨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年会”于2023年3月1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聚焦乳腺癌诊疗现状及进展,众专家围绕乳腺癌相关学术研究、乳腺癌诊疗变革、新药发展等领域,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深度交流。
在2004年,著名的权威杂志《英国癌症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经典论文,文中详细统计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男性不同群体的肺癌死亡率。
鼻咽癌在广东、广西较为高发,甲状腺癌在天津、浙江高发,前列腺癌在在经济较发达地区高发。3月22日,《中华肿瘤杂志》发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重磅文章,公布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数据,首次提供各省主要癌谱流行情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乳腺癌的早期治疗是实现疾病治愈的关键,新辅助治疗是早期乳腺癌全程管理的重要部分。现代乳腺癌的治疗模式综合了手术、系统治疗和放疗等多种治疗方式,抗HER2药物的陆续问世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和更长生存获益。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是中国国内批准上市的首个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开创了乳腺癌精准治疗的新时代。
跨国药企作为变革创新的行业力量和患者健康福祉的推动者,见证并参与着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随着“十四五”规划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有了新方向和新思路,而跨国药企与本土医药企业的融合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肿瘤患者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做好日常防范措施、提高免疫力、保证有充足睡眠等方式来降低感染风险。
放疗是肺癌治疗体系的重要手段,在免疫治疗时代,放疗更加灼灼生辉。放疗过程中可以诱导或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大量研究表明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免疫与放疗的最佳联合策略是目前研究探索的热点。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分子检测通常受限于肿瘤组织样本的不足。血浆游离DNA(cfDNA) 基因分型检测具有特异性,但敏感度中等。胸腔和心包积液cfDNA(PE-cfDNA)基因分型可进一步优化分子诊断并减少反复活检需求。
近年来,免疫治疗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CheckMate-649、CheckMate-648、CheckMate-577等研究的成功使得免疫治疗在上消化道肿瘤领域进入全部位(胃癌、食管癌、胃食管连接部癌)、全类型(鳞癌、腺癌)、全病程(辅助治疗、晚期一线、晚期后线)的“三全”时代。随着免疫联合其他疗法研究的继续开展、治疗方案的选择优化以及生物标志物的探索,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突破引领食管癌免疫治疗2.0时代,让精准免疫治疗的春光真正惠及每一位食管癌患者。
核医学科是利用核科学技术和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是现代精准医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基于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前列腺癌影像评估已成为核医学研究热点,PSMA相关临床应用正逐渐兴起并可能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中有革命性突破。
我国70%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在发现时已属于晚期,多伴有肝内血管侵犯或肝外转移,因此已无法进行手术根治性治疗。在欧美国家,根据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系统(BCLC),这类患者属于C期,一线治疗手段为靶向治疗药物仑伐替尼(商品名:乐卫玛)与索拉非尼(商品名:多吉美),以及以“A+T”(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为代表的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方案。
近年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治疗成为乳腺癌诊疗的热点问题。近日,《JAMA Oncology》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分析了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中HER2低表达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以期为乳腺癌精准治疗及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面对流感,“防”大于“治”。最有效的预防方式是接种流感疫苗。肿瘤患者,由于病情原因及自身身体素质,接种要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