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正大天晴第四代EGFR抑制剂癌症新药获批临床

    正大天晴第四代EGFR抑制剂癌症新药获批临床

  • 新型CAR-T细胞黑科技:精准控制开启和关闭,抗癌安全性大提...

    癌症免疫疗法领域再迎重大突破!路德维希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这种细胞不仅能够精准对抗癌细胞,还能通过现有药物实现远程控制——根据治疗需求调节CAR-T细胞的活性强度,并在必要时迅速关闭。这一创新成果近期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标志着CAR-T疗法在治疗实体肿瘤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 佐贝妥昔单抗:改善胃腺癌患者生存率的突破性药物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日批准了佐贝妥昔单抗(Vyloy)联合氟嘧啶和含铂化疗,用于一线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阴性胃腺癌或胃食管连接部腺癌,且claudin18.2呈阳性。这一新药的推出,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 癌症治疗新突破:D'20肽精准阻断MMP7,为抗癌提供新思路

    近来,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高选择性的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抑制剂。这种酶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靶点。然而,因其与其他相关酶的相似性,制造专门针对MMP7的药物一直是一大挑战。

  • 伴有脑转移的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完全消失:治疗顺序或是...

    2024年10月8日,《Oncoscience》期刊发表了一份具意义的病例报告,题为《伴有脑转移的IV期非小细胞肺癌对免疫治疗的完全和持久反应》。报告揭示了一位51岁男性肺癌患者,在面对复杂且凶险的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脑转移时,通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取得了完全缓解并维持了长达87个月的生存奇迹。

  • 30+新药加入PD-1非小细胞肺癌战局

    DelveInsight发布的《PD-1非小细胞肺癌(NSCLC)管线洞察2024》报告,深入分析了PD-1+NSCLC的治疗药物管线,涉及25多家公司和30多种管线药物,并涵盖了临床与非临床阶段产品。报告对这些药物从产品类型、阶段、给药途径、分子类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评估,还特别指出了不活跃的管线产品,以帮助识别潜在的发展机会。

  • EGFR突变+MET扩增?新联合疗法为非小细胞肺癌带来突破性...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肺癌类型,其中EGFR突变与MET扩增共同作用,往往导致患者在接受奥希替尼(Osimertinib)治疗后产生耐药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SAVANNAHII期临床试验通过加入Savolitinib(赛沃替尼),一种选择性MET抑制剂,与奥希替尼联用,显著延长了这些患者的生存时间,并带来了持久的应答率。

  • 「双免方案+降价」O+Y免疫疗法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双重利好

    近日,中国批准O药(纳武利尤单抗)联合Y药(伊匹木单抗)的双免疫治疗(O+Y方案)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这意味着中国结直肠癌患者将成为全球初批受益者。

  • 可切除III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新辅助治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

    Keystone-001试验探讨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可切除III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共纳入了47名局部晚期ESCC患者,每位患者接受3个周期的帕博利珠单抗与化疗相结合的治疗,随后进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

  • 载适体药物偶联物加细菌,胰腺癌治疗新希望!

    胰腺癌是目前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常常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让患者陷入困境。然而,近期的一项研究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这项研究介绍了一种结合细菌和适体-药物偶联物(ApDC)的协同治疗方法,展现出了很大的治疗潜力。

  • 胃癌化疗输注反应防治:抗组胺药加地塞米松?还是单用地塞米松就...

    对于胃癌患者,拉姆西单抗(Ramucirumab,RAM)与纳米白蛋白结合紫杉醇(nab-PTX)的联合疗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案。然而,这种治疗方案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输注相关反应(IRRs),例如发热、寒战、皮疹等。因此,通常会在治疗前给予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H1RA)联合地塞米松(DEX)作为预防措施。然而,拉姆西单抗本身作为一种人源抗体,实际发生输注反应的风险较低。因此,一项新的研究开始探讨是否可以只用地塞米松,而不再使用抗组胺药,从而简化预防方案。

  • 间歇性口食管饲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的作用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NP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然而,治疗后的吞咽困难却成为许多患者面临的长期难题。传统的鼻胃管饲(NGT)常被用来为这些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但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针对这一问题,一种新兴的肠内营养模式——间歇性口食管饲(IOE)——被提出,以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比IOE与NGT的效果,探讨了两种营养支持方式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晚期吞咽困难的影响。

  • 创新胃癌治疗策略:地塞米松单药预防输注反应,效果不输联合方案

    对于胃癌患者,拉姆西单抗(Ramucirumab,RAM)与纳米白蛋白结合紫杉醇(nab-PTX)的联合疗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案。然而,这种治疗方案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输注相关反应(IRRs),例如发热、寒战、皮疹等。因此,通常会在治疗前给予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H1RA)联合地塞米松(DEX)作为预防措施。然而,拉姆西单抗本身作为一种人源抗体,实际发生输注反应的风险较低。因此,一项新的研究开始探讨是否可以只用地塞米松,而不再使用抗组胺药,从而简化预防方案。

  • 肺癌免疫治疗中的五大症状簇分析:为精准治疗指明方向

    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治疗过程中患者所经历的症状常常多样复杂。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症状,研究人员对240名接受免疫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了详细分析,试图通过症状簇和症状网络的研究来揭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这项研究帮助医疗团队更精准地应对这些症状,为患者制定更有效的管理方案。

  • 双重免疫疗法加化疗对特定肺癌患者显示出希望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来说,STK11和KEAP1基因突变的存在常常意味着更差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这些基因突变导致肿瘤对标准化疗和单一免疫疗法的耐药性增加,使治疗变得更加复杂。然而,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双重免疫疗法,即将CTLA-4抑制剂tremelimumab加入到PD-L1抑制剂durvalumab和化疗的组合中,能够显著提高这些患者的疗效。

  • 尼达利单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突破: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

    胰腺癌一直是癌症治疗领域的巨大挑战,特别是对于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PDAC)患者来说,5年生存率不足5%。胰腺癌的微环境复杂,癌症相关的成纤维细胞和免疫细胞形成的纤维炎症微环境,促进了肿瘤的增长。这一环境通过IL1RAP途径促进IL-1信号传导,而IL-1信号与多种促肿瘤细胞因子的产生密切相关。为解决这一难题,Cantargia公司研发的Nadunolimab(CAN04,尼达利单抗)作为IL1RAP抑制剂,带来了胰腺癌治疗的新曙光。

  • 记录总数:7009 | 页数:439  <...78910111213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