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内分泌治疗因何导致骨流失?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重要的治疗选择。内分泌治疗可通过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或阻断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因雌激素水平降低引起骨质流失,常导致骨质疏松与脆性骨折等。

  • 北京网络辟谣宣传月 打一针癌症疫苗就不得癌症了?

    目前几乎所有在临床试验的癌症疫苗都是“治疗性疫苗”,它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叫“肿瘤特异抗原疫苗”和“肿瘤相关抗原疫苗”。这些疫苗能够帮助人体免疫细胞精准识别癌细胞,起到抗癌作用,但达到上市还有距离。

  • 乳腺癌ADC“百花齐放”,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第十八届全国乳腺癌会议暨第十九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SIBCS)于2024年10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召开。本届大会既有国际学者呈现乳腺癌诊疗的国际视角概览,也有中国学者针对本国国情的深度论述;既有大师们的精彩专论,也有青年学者的风采展现。

  • 有效抑制体内肿瘤生长!复旦大学/南昌大学合作发文:有前景的癌...

    升高的核糖体生物发生与癌症的快速生长和进展相关。靶向阻断核糖体生物发生可诱导核仁应激,从而优先导致恶性细胞的清除。

  • 从临床研究落地临床实践,EGFR-TKI联合化疗开辟晚期一线...

    随着精准医学的持续发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显著改善了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并成为该类患者的一线治疗优选。为进一步提升患者获益,EGFR-TKI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的探索已然启程,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 哈佛团队开发类ChatGPT的AI病理模型,诊断19种类型癌...

    美国哈佛大学助理教授余坤兴团队与合作者基于机器学习,开发了一款临床组织病理学成像评估基础(CHIEF,Clinical Histopathology Imaging Evaluation Foundation)模型。通过训练 1500 万张未标记的病理图像和 60530 张覆盖 19 个解剖部位的全切片图像(WSI,Whole Slide Image),该模型能够对 19 种不同类型的癌症进行诊断,检测准确率接近 94%。

  • 精准分型将成为未来乳腺癌治疗中提升疗效的关键策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团队乳腺癌精准分型系列研究在国内外学界广受关注,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最新研究将先后登顶国际四大医学期刊中的《英国医学杂志》正刊(BMJ)和《美国医学会杂志》正刊(JAMA)。值此之际,特邀邵志敏教授分享中国乳腺癌重要基础转化研究和乳腺癌精准治疗的协作及展望。

  • 阿法替尼治疗奥希替尼耐药患者的相关研究进展

    奥希替尼作为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疗效。然而,患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耐药性。奥希替尼的耐药机制主要可分为EGFR依赖性和非依赖性两大类。EGFR依赖性机制包括EGFRC797X和L718Q等二次突变等,非依赖性机制涉及旁路信号通路激活(如MET扩增)、下游信号通路激活(如RAS-MAPK和PI3K-AKT通路)、细胞周期基因改变(如CCND1/2和CDK4/6扩增)、组织学转化(如小细胞肺癌转化)等。

  • 帕博利珠单抗和雷莫芦单抗治疗PD-L1阳性NSCLC,一半患...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常见的类型,而PD-L1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进展。EASTENERGYII期临床试验探索了两种药物的组合:帕博利珠单抗(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K药)和雷莫芦单抗(一种VEGF受体2拮抗剂)。这项研究不仅评估了这种新辅助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还分析了它对“肿瘤微环境(TME)”的影响。

  • 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前“组合拳”显威,57.8%患者实现病...

    在肺癌治疗领域,一项新疗法正在为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带来希望。这项名为TD-NeoFOUR的多中心、开放标签、单组II期临床试验探索了一种围手术期的新疗方案:即在手术前通过信迪利单抗、安罗替尼和化疗联合治疗,手术后继续应用信迪利单抗辅助治疗,以提升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为提高长期生存率打下基础。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免疫疗法对比:阿替利珠单抗vs度伐利尤单抗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癌症,其特征是快速扩散且复发率高,尤其是进入广泛期的患者更是治疗选择有限。近年来,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化疗成为广泛期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而阿替利珠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则是两种常用的ICI。但由于缺少两者之间的直接比较研究,医生和患者很难了解哪种药物在延长生存和副作用控制方面更具优势。

  • 双药组合显著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是一种具侵袭性的肺癌类型,患者在确诊时通常已处于广泛期,治疗选择有限,预后不佳。每年,美国约有30,000例SCLC新病例,其中大部分为广泛期。对这些患者而言,延长生存期和控制病情是治疗的首要目标。近日,IMforteIII期试验的新结果显示,卢比克替定(Lurbinectedin)联合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在ES-SCLC一线维持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PFS)获益,这一突破性的联合疗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 诱导化疗成宫颈癌治疗新策略,生存期显著延长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通常采用放化疗作为标准治疗,但许多患者依然会复发并死于转移性疾病。近期的INTERLACE试验旨在评估诱导化疗是否能有效改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 靶向治疗“失效”?四大基因突变揭示肺癌耐药原因

    近年来,靶向治疗逐渐成为治疗肺腺癌(LUAD)尤其是带有EGFR基因突变患者的一线选择。然而,部分患者在接受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时会产生耐药性,使得治疗效果下降甚至无效。这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124例IV期肺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发现一些特定基因变异与耐药性密切相关,为未来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中位总生存期18.5个月VS10.8个月!电场疗法获FDA批...

    近日,美国FDA批准了OptuneLua设备与PD-1/PD-L1抑制剂或多西他赛联用,用于治疗在铂类化疗后病情进展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一批准基于3期LUNAR临床试验的结果,为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 抗心绞痛药物在肺癌治疗中的潜力:三甲嗪显著提高存活率

    近年来,研究者们在探索癌症代谢重组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尤其是针对肺癌的治疗。新的研究表明,一种原本用于治疗心绞痛的药物——三甲嗪二盐酸盐,可能对改善患有缺血性心脏病(IHD)及肺癌的患者存活率有显著效果。

  • 记录总数:7009 | 页数:439  <...6789101112131415...>  
打开客服菜单
请您留言

药物网 400-700-0899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