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PC-PI:一种新的预后评分,用于预测CAR-T治疗后发生进...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是复发/难治性(R/R)大B细胞淋巴瘤(LBCL)的革新性疗法。然而,超过60%的患者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会出现疾病进展(PD),进展后没有标准治疗,患者的生存结果差异较大,且这一患者人群的预后模型缺乏。本研究开发了一种预测CAR-T失败后总生存期(OS)的新工具(PC-PI),该工具使用从常规临床实践中易于获得的参数。

  • DA批准阿可替尼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治疗未经治疗的套细...

    ECHO(NCT02972840)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共纳入598例年龄≥65岁、未接受HSCT的初治MCL患者。患者被随机(1∶1)分为两组,一组接受阿可替尼+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阿可替尼+BR)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BR治疗。

  • 重视肝癌高危人群教育,推动肝癌早筛早诊早治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癌症,2020年约有90.5万新发病例和83万死亡病例。中国每年约有46.6万新发病例,几乎占全球HCC发病总数的一半。据评估,中国35-74岁人群的监测参与率为37.5%~62.3%。尽管制定了国家监测指南,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实施全国范围内的HCC监测计划仍充满挑战。Clinical and Molecular Hepatology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Urgent Need for Education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rveillance Among High-Risk Population in China”的文章,评估了中国高危人群中HCC筛查与监测的现状,揭示了患者对筛查与监测的认知误解,并强调了提升公众对HCC早期诊断和筛查认知的教育的紧迫性。

  • 复发的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应用托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后稳定

    颅咽管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2%-4%。虽然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儿童肿瘤,但50%的颅咽管瘤在成年后被诊断出来。颅咽管瘤生长缓慢,当肿瘤压迫周围结构,如垂体、视交叉和第三脑室时,就会出现相应症状,包括垂体功能低下、视觉障碍和梗阻性脑积水。

  • 两款新药获批,结直肠癌和乳腺癌治疗再添“新武器”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两款抗肿瘤新药及新适应症。其中,sotorasib联合帕尼单抗用于治疗KRAS G12C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Dato-DXd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

  • 晚期脑转移NSCLC的治疗策略

    脑转移(BM)是癌症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伴有脑转移的肿瘤患者预后较差,5年总生存(OS)率仅为2.4%,此外,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还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显示,大约2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确诊时即伴有脑转移,25%-50%的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脑转移。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脑转移向来是临床治疗中的一大难题。既往,脑转移NSCLC的治疗多局限于局部治疗,而近年来随着免疫、靶向治疗的兴起,脑转移NSCLC的治疗模式正在发生转变。

  • 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现状与未来展望

    肺癌在全球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类型。对于无驱动基因突变的不可切除NSCLC,首选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抗PD-1/PD-L1单抗免疫疗法及其联合应用。对于具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采用靶向治疗,如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

  • T-DXd为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

    乳腺癌患者一旦发生脑转移(BM),整体预后差,生存时间明显缩短1,因此至今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据统计,约30-50%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会发生BM1,而在全体乳腺癌中,HER2阳性乳腺癌相比其他分子亚型更易发生BM,发生率约达50%2。一直以来,BM患者的治疗选择十分有限,临床治疗充满挑战。近年来,乳腺癌BM诊疗策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德曲妥珠单抗(T-DXd)在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BM患者中展现出的积极疗效和良好安全性3-7,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 “成都造”新药获批上市!用于鼻咽癌治疗

    1月20日,科伦药业公告显示公司,子公司科伦博泰研发的新药—塔戈利单抗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该药品可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滨用于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

  • 免疫治疗时代下,小细胞肺癌敏感性复发与难治性复发截断值的再评...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肺癌亚型,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由于SCLC的生物学特性,其在确诊时多数患者已发展至广泛期(ES-SCLC),并且疾病的迅速进展和极高的复发率使治疗变得极具挑战性。即使经过标准的一线化疗,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仍不足10%。由于SCLC独特的病理机制和高度的侵袭性,其耐药进展几乎不可避免。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对复发SCLC患者进行科学分类,从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预期和生活质量。

  • 肺癌患者新希望,奥赛康创新药利厄替尼片获批上市

    肺癌患者新希望,奥赛康创新药利厄替尼片获批上市

  • 中链脂肪酸可阻断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Bcl-2家族...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差,常用的化疗方案疗效有限且常伴随明显的副作用。因此,乳腺癌创新疗法的研发显得尤为迫切。2024年4月,一项探索中链脂肪酸(MCFAs)在乳腺癌细胞中潜在作用机制的研究发布于《J Cell Biochem》期刊,为乳腺癌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 聚焦HR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洞悉内分泌治疗与抗HER2...

    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是一种独特的乳腺癌亚型,患者雌激素(ER)受体和孕激素(PR)受体表达呈阳性,并且存在HER2过表达,需要针对不同信号通路进行协同治疗,以改善患者生存获益。2024年,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上的综述总结了HR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并系统性地总结了HR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早期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以及晚期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

  • 《乳腺癌靶向药物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发布,解锁皮下制剂注射...

    随着乳腺癌诊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皮下注射已成为乳腺癌靶向治疗领域的一种重要给药方式,尤其是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中,皮下制剂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一剂型变革不仅革新了患者的治疗体验,也对乳腺癌的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规范乳腺癌靶向药物皮下注射的操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治疗体验,由中华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撰写的中国乳腺癌领域首部皮下注射护理共识《乳腺癌靶向药物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应运而生,已于2025年1月发布于护理学权威杂志《中华护理杂志》2025年第1期,标志着我国在乳腺癌靶向药物皮下注射护理方面迈出了规范化的重要一步。

  • Notch通路失活使用NIR光响应纳米颗粒使乳腺癌干细胞对化...

    化疗仍然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其效果可能会受到实体瘤异质性的影响,不同的癌细胞群体对化疗的反应各异。这种肿瘤内异质性结构由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癌症干细胞样细胞(CSCs)维持,从而产生多样化的细胞群体。

  •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获国家药监局常规批准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获国家药监局常规批准

  • 记录总数:7009 | 页数:439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