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一组具有不同生物学特征和预后意义的异质性肿瘤,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主要基于其肿瘤的HR和HER2表达状态。其中HER2是乳腺癌的重要预后和预测标志物,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20%-25%[1],其预后在传统抗HER2靶向治疗时代已得到了显著改善。而随着新型ADC药物的问世,使得抗HER2靶向治疗的获益人群进一步拓展到HER2-low乳腺癌,并由此激发了研究者对HER2-low乳腺癌群体的探索热情。截至目前,HER2-low乳腺癌的生物学和预后意义尚未完全阐明,且既往研究报告的结果并不一致。为更好地理解HER2-low乳腺癌的特征,本文梳理了一篇针对亚洲人群的研究报道[1],全面评估了HER2-low和HER20(IHC0)肿瘤之间生物学特征和临床结局的差异,如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复发模式、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特将重点内容阐述如下
目前结直肠癌(CRC)已经成为全球发病第三、死亡第二的恶性肿瘤[1],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面对CRC居高不下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我国也着力创建CRC的规范化及全程化诊疗,力求为CRC患者带来更长时间的生存获益。为此,“医学界”发起了遇见实例派·晚期结直肠癌病例巡展项目,项目征集并展示了诸多真实世界临床诊疗案例,并邀请多位CRC领域资深专家参与病例点评。接下来,随我们一同回顾第一期精彩诊疗案例给我们带来的临床思考。
一年一度的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SABCS)已经于12月10日圆满落幕,作为乳腺癌领域最权威、最重要的国际盛会,2022年SABCS大会汇聚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重磅临床研究成果。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进步与诊断准确性的提升,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大大提高,为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创造了时机。另一方面,随着医学技术和药物研发的进步,早期乳腺癌从根治性手术为主的局部治疗,发展到结合分子分型的以手术为基础,包含放疗、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的综合治疗模式,为患者的治愈进一步奠定了治疗选择基础,尤其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ADC药物,在晚期乳腺癌领域疗效屡获突破之后,逐步战线前移,开启了早期乳腺癌的新探索。2022年SABCS大会上也发布了新型ADC药物在早期乳腺癌方面的新进展。我们有幸邀请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诊疗中心王海波教授,对这些新进展成果进行剖析解读,以进一步启发思考,共探新知。
肝癌是一种多基因参与、多因素介导、病理机制复杂的恶性肿瘤。在过去十年中,随着第二代基因组测序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对肝癌的遗传特征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大规模肝癌样本测序结果表明,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基因突变,如TERT启动子、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基因(CTNNB1和AXIN1)和细胞周期调节相关因子(TP53、CDKN2A和RB1)等。
癌症免疫疗法的希望在于,通过特定的方式增强我们自身的免疫细胞,防止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免疫疗法并不总是有效。最近,有研究团队推断,免疫疗法不起效果的其中一个原因是T细胞一旦渗透到实体癌症中就会产生应激反应。
胶质母细胞瘤(GBM),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生长快速且具有极强侵袭性的恶性肿瘤。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率约为3.2/10万人,每年新发患者达25.6万例。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肿瘤可以定义为免疫组织化学(IHC)3+或IHC2+且荧光原位杂交(FISH)阳性(扩增),这类患者可以从抗HER2治疗中显著获益。考虑到抗HER2药物通过与细胞表面的HER2蛋白直接结合起作用,那么HER2蛋白表达与治疗反应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目前仍不清楚。一项研究[1]回顾性分析了行根治性手术的447例HER2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结果表明IHC2+/FISH+肿瘤患者的预后与IHC3+肿瘤并无差异。为明确HER2阳性肿瘤按HER2表达状态分类的亚型在生物学上是否存在差异提供了新的循证证据。以下为该研究的重点内容。
今年的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大会(SABCS)圆满落幕。医学界肿瘤频道诚邀山东省肿瘤医院王永胜教授团队于12月12日晚进行了2个半小时的“王永胜教授团队带你看SABCS”主题直播。在分享SABCS精彩研究的基础上,王永胜教授亲自组织团队内五位专家对HR+/HER2-早期乳腺癌展、HER2+乳腺癌以及HER2-乳腺癌三大领域的最新进展分别进行了讨论,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学术“MDT”。
一年一度的SABCS大会于2022年12月10日完美落幕,本次大会一如既往公布了乳腺癌领域的突破性、前沿进展,其中新型ADC药物T-DXd携多项重磅研究成果精彩亮相,尤其是其DESTINY-Breast系列研究更是备受关注。DESTINY-Breast04研究是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治疗领域开展的首个III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确立了HER2低表达为新的可靶向治疗获益人群,奠定了T-DXd作为首个针对HER2低表达乳腺癌标准治疗选择的地位,并开启了乳腺癌HER2三分法新时代。
胆管癌(CCA)主要治疗方法是吉西他滨和顺铂的联合治疗。目前正在III期试验中评估将nab-紫杉醇添加到该框架中。此外,靶向治疗的作用目前正在通过多种不同的突变途径进行广泛研究,包括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ERBB2(HER2/neu)。CCA仍然是医学上的一个重大挑战,过去一年人们对以新辅助,辅助和姑息治疗的形式推进治疗展现出很大的兴趣。借此回顾一下2022年间胆管癌治疗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
2022即将落幕,一年一度的年度盘点如约而至~今天汝小爱为大家带来的是:HR+乳腺癌篇。汝小爱还将为大家陆续带来三阴篇以及HER2+篇,精彩纷呈,不容错过~
RET基因是一种重要的癌驱动基因,主要通过突变、过度表达等方式影响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当染色体重排导致RET基因中间断裂后,RET基因3'端激酶结构域会与不同的基因发生融合,形成驱动肿瘤增殖的融合基因。迄今为止,RET与其他伴侣基因的融合已在多种人类癌症中报道,包括甲状腺状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虽然抗体疗法的批准在10年前并不常见,但这一趋势将在2023年持续下去,因为至少7种候选抗体的上市申请正在接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审查。国内首次获得了5项抗体的批准(ormutivimab、serplulimab、cadonilimab、pucotenlimab、ripertamab)。其中值得注意的是,cadonilimab是一种双特异性抗体,与目前上市的产品相比,它靶向一种独特的抗原组合(PD-1、CTLA-4),而ozoralizumab是第一种获批的双特异性纳米抗体。本文将汇总盘点2022年NMPA批准和正在审查的肿瘤性抗体,并对其药物机制以及相关临床试验做具体的描述。
根据2b期HERIZON-BTC-01试验(NCT04466891)的一线数据,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her2扩增和表达的胆道癌患者中,zanidatamab单药治疗产生了缓解。
在过去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测试、治疗和预后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确定了定义NSCLC子集的特定基因改变。2007年首次描述了NSCLC中的ROS1重排。大约1%-2%的NSCLC患者存在这种重排,这已成为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成功靶点。2016年,克唑替尼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治疗晚期ROS1NSCLC的TKI。从那时起,恩曲替尼和劳拉替尼成为治疗选择。目前正在开发具有更好颅内活性的更有效的TKI。下边我们将重点关注携带ROS1晚期NSCLC患者的用药管理,深入了解这一NSCLC亚组的新兴疗法。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拥有光明前景,人类T细胞被设计成攻击肿瘤,提高了人们对基于细胞的疗法的兴趣。具有识别肿瘤抗原的修饰受体(嵌合抗原受体或CAR-T细胞)的T细胞已被证明可有效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但实体瘤会产生限制其功能的免疫抑制微环境。